社会企业家精神——混合目标的挑战与管理 收藏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5422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7-14 01:10:03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易靖韬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2018年,《社会企业家精神:创造性地破解社会难题》一书出版,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企业”这个问题,引出了“社会使命稳健性”的概念。2020年,《社会企业家精神(第二辑):社会使命稳健性的概念与实践》出版,聚焦于社会使命稳健性这一重要主题,回答了“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这一问题。《社会企业家精神(第三辑):混合目标的挑战与管理》则要回答“社会企业的独特挑战和管理策略是什么”。随着本书的出版,社会企业家精神丛书实现了对中国社会企业这一创新领域发展过程中三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和总结。
本书理论部分探讨了社会企业采取混合目标的深层优势是什么,继而深入剖析混合目标带来的独特挑战和管理策略,梳理了社会企业在平衡混合目标时可能遇到的五大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用的四大策略。书中以十个社会企业的案例故事,向读者展现真实世界中社会企业家在解决不同社会问题时的目标选择。这些管理实践通过案例的详细刻画,清晰地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够通过具体的管理细节,对混合目标的挑战和管理形成自己的判断。

作者简介

易靖韬,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网信办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评审特聘专家,国际商务学会和美国战略管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与全球商务、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国际商务理论与政策。

下载地址

序言

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 能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 、平等和包容?当传统企业 以利润最大化为圭臬,难以 将社会问题的解决置于首位 时,当公益组织因资源匮乏 与生存压力而步履维艰时, 谁能在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的博弈中开辟一条新路?十 个扎根于中国大地的企业, 以鲜活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本书中的这些企业案例不仅 是创业的故事,更是对“混 合目标”这一社会企业核心 特征的深刻诠释——在追求 经济收益与社会价值的动态 平衡中,以创新模式回应中 国社会的深层挑战,以使命 坚守点亮弱势群体的希望之 光。 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 为这些社会企业提供了生长 的土壤。城乡发展失衡的裂 痕中,善品公社以电商之力 破解“扶贫漏斗困局”,将分 散的资源凝聚为产业链的合 力。在四川雅安,黄果柑合 作社通过品牌共享与“四级 品控”体系,让农产品从田 间直达消费者,既提升了农 户收入,又重塑了乡村经济 的造血能力。七约生态农业 则从土壤退化的危机中突围 ,将传统米酒酿造与有机种 植结合,不仅让千亩土地重 焕生机,更吸引年轻人返乡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这 些案例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 的现实:在城市化与工业化 的浪潮下,乡村的生态保护 、产业升级与人才回流需要 更具韧性的解决方案,而社 会企业通过整合商业逻辑与 公益使命,正成为弥合城乡 差距的重要力量。 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是 另一社会痛点。集善乐业以 “公益联合体”模式构建残障 人士就业生态,通过数字化 技术赋能,将话务客服、大 数据标注等岗位转化为残障 群体的职业机遇。甘肃张掖 的就业基地不仅为残障人士 提供了经济收入,更通过康 复训练与心理咨询帮助残障 人士重拾尊严。成都童萌则 在普惠早教领域另辟蹊径, 以“妈妈合伙人”制度激活社 区闲置空间,让中等收入家 庭以每月300元的成本享受 优质服务,同时为全职妈妈 创造就业机会。这些实践表 明,当市场因成本考量回避 弱势群体,当政府资源难以 覆盖需求长尾时,社会企业 以混合目标为导向的微创新 ,往往能撬动系统性变革。 例如,大米和小米通过自主 研发的RICE干预体系,将 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从一线 城市下沉至乡镇,以科技与 资本的力量填补公共服务空 白。这种“商业支撑公益, 公益反哺商业”的闭环,正 是社会企业区别于传统组织 的核心优势。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如 何让社会价值不被经济压力 所稀释。十方缘在临终关怀 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启示。从 个人陪伴到组织化服务,其 建立的五星级义工体系与 ISO认证流程,既保证了服 务质量的专业性,又通过“ 爱与陪伴一堂课”等产品实 现公益价值的可持续传播。 复恩与复观律师事务所则通 过法律研究与服务的“三元 闭环”,推动公益行业法治 化进程。它们证明,社会企 业的成功不仅依赖初心,更 需要将使命嵌入治理结构。 正如成都天杰在推广有机钾 肥时,从单纯销售转向“土 壤优先”的技术服务,通过 示范田与农民课堂建立信任 ,最终在商业回报与社会效 益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动 态校准”的能力,正是混合 目标管理的精髓——它要求 组织在使命僵化与商业漂移 的钢丝上行走,以悖论心智 接纳冲突,以组织护栏约束 失衡,以钟摆平衡实现螺旋 上升。 中国社会的转型阵痛为 这些企业赋予了独特的使命 。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十方 缘为重症老人提供心灵呵护 ;城市化进程中,古村之友 通过互联网平台激活新乡贤 力量,守护文化遗产;教育 资源不均的现实中,是光以 四季诗歌课程点亮乡村儿童 的情感世界。这些案例共同 指向一个事实:当经济发展 与精神文明的鸿沟日益扩大 ,传统治理模式难以应对复 杂需求时,社会企业以其灵 活性与包容性,成为社会痛 点的“缝合者”。它们不满足 于“解决症状”,而是深入问 题的因果链条。例如,善品 公社不仅帮助农户销售农产 品,更通过合作社培训与产 业链共建,提升乡村的自主 发展能力;七约生态农业从 化学农业的反思转向有机种 植,试图重构人与土地的伦 理关系。这种系统化的问题 解决思维,恰恰是商业企业 “共享价值”策略难以企及的 深度。 然而,社会企业的探索 绝非坦途。混合目标带来的 内在张力,在案例中清晰可 见。成都童萌从公益转型社 会企业时,收费模式曾引发 “背离初心”的质疑;集善乐 业在扩大就业基地规模时, 面临专业人才短缺与人工智 能替代的双重挤压;复恩在 推动公益法治化时,需在学 术理想与客户需求间寻找交 集。这些挑战暴露出一个根 本性命题:社会企业如何在 不背离使命的前提下实现可 持续发展?答案或许藏于“ 动静对齐”的策略中——成 都天杰通过“离心锚定”拓展 新业务时,始终以土壤修复 为使命内核;善品公社在品 牌升级中坚守“四级品控”, 让商业扩张成为社会价值的 放大器。换言之,社会企业 的生命力在于,将变革的“ 动”与使命的“静”融为一体 ,使每一次战略调整都成为 对初心的再确认。 站在更宏大的视角,这 些案例折射出中国社会企

目录

社会企业的混合目标:优势、挑战与管理
社会企业的混合目标
混合目标的优势
混合目标的挑战
管理混合目标
结语
善品公社:双轮驱动破解扶贫漏斗困局
挑战:扶贫模式迭代
品牌共享:善品公社的尝试
上游共耕:三大难题的破解
链条共建:产业帮扶的深化
未来:同志仍需努力
成都天杰:守护田野的肥料专家
入局:从化工到农肥的转型
破局:扎根田间的肥料技术专家
进阶:最懂土壤修复的肥料厂商
深耕:最懂植物营养的作物医生
内修:千锤百炼出优品
外联:与中和农信的双向奔赴
治理与挑战
七约生态农业:让人与土地更自然
土壤健康与有机农业现状
创建七约:让土地更自然
水穷云起:从有机种植到有机米酒的摸索
孜孜以求:传统米酒的规模突破
如琢如磨:从米到酒的人和事
未来畅想
集善乐业:用公益联合体打造助残乐业新模式
挑战:残障人士的就业难题
萌发:为助残乐业而生
成长:就业基地的探索
创新:业务版图的拓展
平衡:实现社会价值的内外保障
硕果:看得见的成就
展望:设想与挑战
十方缘:铺就爱与陪伴的老人心灵呵护之路
点燃初心:陪伴老人 喜悦成长
老人心灵呵护行动的从零探索
老人心灵呵护事业的规模发展
老人心灵呵护领域的新尝试
未来之路
大米和小米:为孤独症儿童点亮康复之光
创业缘起:感同身受 不负信任
前期探索:稳扎稳打 积蓄力量
厚积而薄发:历经沉淀 硕果累累
固本强基:夯实师资 辅以监督
挑战和展望
成都童萌:社区普惠早教社会企业的萌芽生长
萌发:童萌创立的背景与初心
初探与蜕变:从公益到社会企业的转型
运营突破:用合作共享打动社区
家庭认可:以质优价廉的服务赢得客户
教师定位:从聘用制到“妈妈合伙人”
项目裂变: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共赢
展望:童萌的持续发展和新挑战
是光:用诗歌实现乡村儿童自由的情感表达
中国乡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挑战
创业历程
项目构架
乡村诗歌教师赋能
志愿者管理体系
规模化发展的挑战
复恩复观:协力培植公益之林的法律服务者
萌发:为社会组织而生
生长:组织形式的逐步探索
浓荫:姐妹机构的业务版图
扎根:保障互哺的多面平衡
未来:挑战与愿景
古村之友:从古村落保护到乡村善治的社会创新实践
结缘公益
聚焦古村落保护
创立古村之友
开辟善业互联网赛道
探索乡村善治
在探索中前行
附录1 社会企业通过使命平衡机制创新,助力商业企业ESG绩效提升
附录2 新兴的社会企业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
附录3 第一辑、第二辑案例社会企业发展后续概况
附录4 本辑案例社会企业混合目标管理机制概况

短评